一、专业简介
化学(师范类)专业始建于2003年,2016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招收化学(师范类)本科生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0人。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建有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当地建立初中、高中教育实习基地6个,与北京、天津、辽宁、河北等地的教育辅导机构及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10个,实现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设有化学教育、海洋化学两个培养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考研率均在30%以上。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与方法,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能力,能在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标准
1.思想道德标准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刻苦学习、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基本要求
毕业要求:
(1)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成绩达到及格及以上;
(2)综合文化素质:通过校内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
(3)体育:通过国家大学生体育达标要求;
(4)普通话: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水平。
学位要求:
(1)学生需达到全部毕业要求,学习成绩优良,总平均学分绩点≥2.0(保留2位小数)。
(2)计算机:通过省级或国家级一级或二级考试。
3.能力标准
(1)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化学教学和化学应用的“双师型”素质;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应用研究、教学研究和开发能力;
(3)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一定的化学与海洋化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从事化学教学、化学应用领域的研究及实际工作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6)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
专业带头人:彭友舜 审核小组组长:邵立军
合作、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7)建议参加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获资格证书。
4.从师技能(师范类)
(1)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策略和方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多媒体教育软件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化学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与管理、实验设计与实验指导、反馈与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内容和方法,具有“说、讲、评”课的基本能力;
(3)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设计并组织主题班会、课外实践活动,能够结合课内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4)熟悉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具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良好的教师素养,了解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5)建议参加全国的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并获取教师资格证书。
5.创新能力要求
(1)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对话和讨论等能力。
(2)具有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分析能力,以及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察和认识的综合能力。
(3)具有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创造能力 ,及提出问题和凝练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和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方案的创造能力。
(4)具有进行初值实践活动的实践能力。
四、主干学科
化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化学教学论。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师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教学认识实习、微格教学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教育实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论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
八、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九、毕业学分要求与分类统计
学生毕业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并修满179.5学分,同时完成培养标准项目并达到合格标准。
表1 化学专业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数量 |
理论教学学时数/实践教学周数 |
理论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公共通修课程 |
28 |
592 |
0.3470 |
44.5 |
0.2479 |
公共选修课程 |
5 |
112 |
0.0657 |
7 |
0.0390 |
专业基础课程 |
9 |
296 |
0.1735 |
21.5 |
0.1198 |
专业核心课程 |
24 |
562 |
0.3294 |
55 |
0.3064 |
专业限选课程 |
3-5 |
96 |
0.0563 |
6 |
0.0334 |
专业任选课程 |
3 |
48 |
0.0281 |
4 |
0.0223 |
实践教学环节 |
17 |
44.5周 |
|
41.5 |
0.2312 |
合计 |
89-91 |
1706/44.5周 |
1 |
179.5 |
1 |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表2 化学专业公共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授课场所 |
开课单位 |
理论 |
上机/技能 |
实验 |
公共通修课程 |
AL15126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8 |
|
|
1 |
卷试 |
教室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AL15127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
|
2 |
卷试 |
AL15131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8 |
|
|
3 |
卷试 |
AL15132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48 |
|
|
4 |
卷试 |
AL151340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64 |
|
|
1-8 |
非卷试 |
AL131551 |
英语(综合)1 |
2.5 |
40 |
40 |
|
|
1 |
卷试 |
教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61 |
英语(视听说)1 |
1 |
16 |
16 |
|
|
1 |
非卷试 |
语音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52 |
英语(综合)2 |
2.5 |
40 |
40 |
|
|
2 |
卷试 |
教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62 |
英语(视听说)2 |
1 |
16 |
16 |
|
|
2 |
非卷试 |
语音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53 |
英语(综合)3 |
2.5 |
40 |
40 |
|
|
3 |
卷试 |
教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63 |
英语(视听说)3 |
1 |
16 |
16 |
|
|
3 |
非卷试 |
语音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54 |
英语(综合)4 |
2.5 |
40 |
40 |
|
|
4 |
卷试 |
教室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64 |
英语(视听说)4 |
1 |
16 |
16 |
|
|
4 |
非卷试 |
语音室 |
外国语学院 |
AT140011 |
大学体育1 |
1.5 |
30 |
|
30 |
|
1 |
技术测试 |
运动场 |
体育系 |
AT140012 |
大学体育2 |
1.5 |
30 |
|
30 |
|
2 |
AT140013 |
大学体育3 |
1.5 |
30 |
|
30 |
|
3 |
AT140014 |
大学体育4 |
1.5 |
30 |
|
30 |
|
4 |
AL990040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
|
1 |
卷试 |
教室 |
尔雅/武装部 |
AL123100 |
普通话 |
1 |
16 |
16 |
|
|
2 |
非卷试 |
教室 |
文法学院 |
AL092170 |
信息技术基础 |
1.5 |
24 |
24 |
|
|
2 |
非卷试 |
教室 |
数信学院 |
AL092180 |
信息技术基础(上机) |
1.5 |
24 |
|
24 |
|
2 |
非卷试 |
教室 |
数信学院 |
AL990020 |
职业生涯准备与规划 |
1.5 |
24 |
24 |
|
|
1 |
非卷试 |
教室 |
创新创业与综合素质教育教学部 |
AL990030 |
创业与就业指导 |
1 |
16 |
16 |
|
|
6 |
非卷试 |
教室 |
AL991441 |
创新创业教育1 |
1 |
16 |
16 |
|
|
2 |
非卷试 |
教室 |
AL991442 |
创新创业教育2 |
1 |
16 |
16 |
|
|
7 |
非卷试 |
教室 |
小计 |
44.5 |
736 |
592 |
144 |
|
|
|
|
|
公共选修课程 |
自然科学 |
3 |
48 |
48 |
|
|
6 |
考查 |
教室 |
教务处向全校征集 |
社会科学 |
2.5 |
40 |
40 |
|
|
5 |
考查 |
教室 |
公共艺术 |
1.5 |
24 |
24 |
|
|
4 |
考查 |
教室 |
小计 |
7 |
112 |
112 |
|
|
|
|
|
|
总计 |
51.5 |
848 |
704 |
144 |
|
|
|
|
|
注:1、普通话课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以证代修”课程。对通过自学未能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合格证书、省级或国家级一级计算机证书的学生,须参加全校统一安排的普通话、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选修课学习。2、原则上要求专业性质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需选修至少4学分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专业性质为自然科学类的学生需选修至少4学分的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程。3、关于公共选修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学生必须在公共艺术八门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中选修一门,修满1.5学分。4、形式与政策课1-6学期集中授课,7-8学期网络学习;第8学期计入成绩。
表3 化学专业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授课 场所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验 |
专业基础课程 |
AL092260 |
高等数学2 |
5 |
80 |
80 |
|
1 |
卷试 |
教室 |
数信学院 |
AL110090 |
线性代数2 |
2 |
32 |
32 |
|
2 |
卷试 |
AL110130 |
大学物理Ⅱ |
4.5 |
72 |
72 |
|
2 |
卷试 |
教室 |
物理系 |
AL110950 |
大学物理实验Ⅱ |
1.5 |
24 |
0 |
24 |
2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90020 |
教育学 |
2.5 |
40 |
40 |
|
3 |
卷试 |
教室 |
教育学院 |
AL190690 |
心理学 |
2.5 |
40 |
40 |
|
2 |
卷试 |
教室 |
AL193290 |
教育技术 |
1.5 |
24 |
|
24 |
4 |
非卷试 |
教室 |
AL123560 |
三笔字训练 |
1 |
16 |
16 |
|
3 |
非卷试 |
教室 |
文法学院 |
AL123110 |
教师口语 |
1 |
16 |
16 |
|
3 |
非卷试 |
教室 |
小 计 |
21.5 |
344 |
296 |
48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AL100481 |
无机化学 |
3 |
48 |
48 |
|
1 |
卷试 |
教室 |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
AL100482 |
无机化学 |
3 |
48 |
48 |
|
2 |
卷试 |
教室 |
AL102001 |
有机化学 |
4 |
64 |
64 |
|
3 |
卷试 |
教室 |
AL101452 |
有机化学 |
2 |
32 |
32 |
|
4 |
卷试 |
教室 |
AL100500 |
分析化学 |
3 |
48 |
48 |
|
3 |
卷试 |
教室 |
AL100051 |
物理化学 |
3 |
48 |
48 |
|
4 |
卷试 |
教室 |
AL100052 |
物理化学 |
3 |
48 |
48 |
|
5 |
卷试 |
教室 |
AL101560 |
结构化学 |
2 |
32 |
26 |
6 |
5 |
非卷试 |
教室 |
AL100070 |
仪器分析 |
3 |
48 |
48 |
|
4 |
卷试 |
教室 |
AL100080 |
化工原理 |
3 |
48 |
48 |
|
5 |
卷试 |
教室 |
AL100090 |
化学教学论 |
3 |
48 |
48 |
|
3 |
卷试 |
教室 |
AL101220 |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
1 |
16 |
16 |
|
6 |
非卷试 |
教室 |
AL101210 |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
1 |
16 |
16 |
|
6 |
卷试 |
教室 |
AL100120 |
化学专业英语 |
1.5 |
24 |
24 |
|
6 |
卷试 |
教室 |
AL101581 |
无机化学实验I |
2 |
32 |
|
32 |
1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582 |
无机化学实验II |
2.5 |
40 |
|
40 |
2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591 |
有机化学实验I |
2 |
32 |
|
32 |
3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592 |
有机化学实验II |
2 |
32 |
|
32 |
4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600 |
分析化学实验 |
2.5 |
40 |
|
40 |
3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611 |
物理化学实验I |
1 |
16 |
|
16 |
4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612 |
物理化学实验II |
2 |
32 |
|
32 |
5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620 |
仪器分析实验 |
2.5 |
40 |
|
40 |
4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630 |
教学论实验 |
2 |
32 |
|
32 |
5 |
非卷试 |
实验室 |
AL101640 |
化工原理实验 |
1 |
16 |
|
16 |
5 |
非卷试 |
实验室 |
小 计 |
55 |
880 |
562 |
318 |
|
|
|
|
总 计 |
76.5 |
1224 |
858 |
366 |
|
|
|
|
|
|
|
|
|
|
|
|
|
表4 化学专业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授课 场所 |
开课 单位 |
理论 |
实验 |
|
毕业所要求学时学分(分两个方向) |
6 |
96 |
90 |
6 |
|
|
|
|
限定选修 |
化学教育 |
AL100850 |
化学史 |
1 |
16 |
16 |
|
6 |
考查 |
教室 |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
AL100190 |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2 |
32 |
26 |
6 |
5 |
考查 |
教室 |
AL101660 |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
1 |
16 |
16 |
|
5 |
考查 |
教室 |
AL10021 |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 |
1 |
16 |
16 |
|
6 |
考查 |
教室 |
AL101200 |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研究 |
1 |
16 |
16 |
|
5 |
考查 |
教室 |
小 计 |
6 |
96 |
90 |
6 |
|
海 洋 化 学 |
AL102480 |
海洋学 |
2 |
32 |
32 |
|
5 |
考查 |
教室 |
化 工 学 院 |
AL102490 |
化学海洋学 |
2 |
32 |
32 |
|
6 |
考试 |
教室 |
AL102500 |
海水分析化学 |
2 |
32 |
32 |
|
5 |
考查 |
教室 |
小 计 |
6 |
96 |
96 |
|
|
|
任 意 选 修 |
毕业所要求学分、学时 |
4 |
64 |
64 |
|
|
AL100810 |
中级无机化学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
AL101690 |
高等有机化学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
AL101700 |
精细有机合成 |
1.5 |
24 |
|
|
6 |
考查 |
教室 |
|
AL102070 |
CAD制图 |
1.5 |
24 |
10 |
14 |
5 |
考查 |
教室 |
|
AL101710 |
环境监测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
AL100260 |
高分子材料测试方法 |
1.5 |
24 |
24 |
|
5 |
考查 |
教室 |
|
AL100230 |
纳米材料化学(双语)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
AL101720 |
环境化学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
AL101740 |
微波化学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
AL100840 |
高分子化学 |
2 |
32 |
32 |
|
7 |
考查 |
教室 |
|
AL102080 |
化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1 |
16 |
12 |
4 |
5 |
考查 |
教室 |
|
AL102030 |
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及处理 |
1 |
16 |
16 |
|
5 |
考查 |
教室 |
|
AL100240 |
化学前沿科学 |
1 |
16 |
16 |
|
5 |
考查 |
教室 |
|
AL100830 |
化工设备基础 |
1.5 |
24 |
24 |
|
5 |
考查 |
教室 |
|
AL100510 |
化工工艺设计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
AL102060 |
化学工艺学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
AL101760 |
材料化学 |
1.5 |
24 |
24 |
|
5 |
考查 |
教室 |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
AL101780 |
精细化工工艺学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AL102200 |
化学生物学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AL102100 |
表面活性剂化学 |
1 |
16 |
16 |
|
5 |
考查 |
教室 |
AL101080 |
化学反应工程 |
1.5 |
24 |
24 |
|
5 |
考查 |
教室 |
AL100290 |
涂料与涂装工艺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教室 |
AL101070 |
天然药物化学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AL101790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AL100940 |
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 |
1 |
16 |
16 |
|
6 |
考查 |
教室 |
AL101800 |
化工热力学 |
1.5 |
24 |
24 |
|
6 |
考查 |
|
AL101810 |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
AL100860 |
常用化学试剂的配置与管理 |
1 |
16 |
16 |
|
6 |
考查 |
教室 |
AL100800 |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AL101150 |
化学信息学 |
1.5 |
24 |
16 |
8 |
6 |
考查 |
教室 |
AL10114 |
化学合成与表征 |
1.5 |
24 |
24 |
|
7 |
考查 |
教室 |
小计 |
44 |
704 |
678 |
26 |
|
|
|
|
注:1.每个学生应选修一完整的专业方向模块;允许跨专业方向选课,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按任意选修课对待,建议每生从本人未选方向任意选修至少3学分;专业任选课程开课与否视选课情况而定。2.根据学生自愿原则,经学院批准与企业合作开设的课程,可置换任意选修课程。
表5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表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数/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上课 地点 |
任课 教师 |
实践内容简要说明 |
运行 方式 |
BS990010 |
入学教育 |
0 |
2 |
1 |
考查 |
教室 |
校内 |
按学校实施方案进行 |
集中 |
BS990040 |
军事训练 |
2 |
2 |
1 |
考查 |
操场 |
校内 |
集中 |
BS150360 |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
2 |
32学时 |
4 |
调查报告 |
|
校内 |
1-4学期分散进行 |
|
BS190010 |
教育学课程实习 |
1 |
1 |
3 |
非卷试 |
微格教室 |
校内 |
教育学院组织 |
分散 |
BS100210 |
教育见习 |
1 |
1 |
4 |
实习报告 |
|
|
第13周集中 |
集中 |
BS100041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1 |
1 |
1 |
4 |
非卷试 |
教室 |
校内 |
三笔字训练、实验装置图绘画训练 |
分散 |
BS100240 |
微格教学实习 |
2 |
2 |
4 |
非卷试 |
教室 |
校内 |
11-12周 |
集中 |
BS100042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2 |
1 |
1 |
6 |
非卷试 |
教室 |
|
讲课、说课、评课训练 |
分散 |
BS100021 |
专业技能训练1 |
1 |
1 |
5 |
非卷试 |
实验室 |
|
常用化学仪器、设备基本操作、职业技能与能力训练等 |
分散 |
BS100022 |
专业技能训练2 |
1 |
1 |
6 |
非卷试 |
实验室 |
|
大型化学仪器、设备基本操作训练,职业资格技能与能力培训等 |
分散 |
BS100422 |
科研技能训练 |
2 |
2 |
6 |
非卷试 |
教室 |
|
综述类论文写作、外文翻译 |
分散 |
BS100250 |
综合教学实习 |
2 |
2 |
7 |
非卷试 |
实验室 |
校内 |
1-2周 |
集中 |
BS100300 |
教育实习 |
8 |
8 |
7 |
非卷试 |
实习基地 |
校外 |
3-10周 |
集中 分散 |
BS100090 |
毕业论文 |
14 |
14 |
8 |
非卷试 |
实验室 |
校内 |
1-14周 |
集中 |
BS100100 |
毕业教育 |
0 |
1 |
8 |
非卷试 |
教室 |
校内 |
按学校方案实施 |
集中 |
BS990060 |
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
1 |
|
1-7 |
卷试 |
|
校内 |
参加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考试及人文素质相关活动 |
分散 |
BS100400 |
创新创业实践 |
2.5 |
|
1-7 |
非卷试 |
|
|
|
|
学分总计 |
41.5学分(44.5周) |
创新创业实践:
1.“双创”活动周中结合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各种项目。
2.招生就业处孵化基地的相关活动。
3.主要指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及成果等获得的学分。
4.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院系、学校、市厅级、省级及国家级相关竞赛活动所获得的学分。
表6 化学专业全学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设置表
学期 |
理论与实验教学 |
实践教学 |
考试 |
入学教育 |
军事训练 |
毕业教育 |
合计 |
社会 实践 |
科研技能训练 |
专业技能训练 |
教学技能训练 |
教学实习 |
课程实习实训 |
生产实习 |
课程设计 毕业 论文(设计) |
创新创业实践周 |
一 |
374 |
(0.5) |
|
|
|
|
|
|
|
1 |
5 |
2 |
2 |
|
19 |
二 |
446 |
(0.5) |
|
|
|
|
|
|
|
1 |
6 |
|
|
|
20 |
三 |
446 |
(0.5) |
|
|
|
|
(1) |
|
|
1 |
6 |
|
|
|
20 |
四 |
406 |
(0.5) |
|
|
(1) |
3 |
|
|
|
1 |
5 |
|
|
|
20 |
五 |
336 |
|
|
(1) |
|
|
|
|
|
1 |
1 |
|
|
|
20 |
六 |
184 |
|
(2) |
(1) |
(1) |
|
|
|
|
1 |
2 |
|
|
|
20 |
七 |
40 |
|
|
|
|
10 |
|
|
|
1 |
0 |
|
|
|
20 |
八 |
0 |
|
|
|
|
|
|
|
14 |
|
|
|
|
1 |
16 |
注:以周为单位填写,分散进行的用(小括号)标注,分散进行的实践活动不计入合计总周数。社会实践中思政的实践课周数以1学分1周换算进行统计。
表7 化学专业学期修读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 程 学 期 |
公共 通修课 |
公共 选修课 |
专业 必修课 |
专业 限选课 |
专业 任选课 |
实践 教学 |
学期 学分 |
学期 理论 学时 |
理论与 实验教学 周学时数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一 |
11.5 |
232 |
|
|
10 |
160 |
|
|
|
|
2 |
23.5 |
288 |
20 |
二 |
13 |
166 |
|
|
16 |
256 |
|
|
|
|
|
29 |
352 |
23 |
三 |
8.5 |
142 |
|
|
19 |
304 |
|
|
|
|
1 |
28.5 |
344 |
22 |
四 |
8.5 |
142 |
1.5 |
24 |
15 |
240 |
|
|
|
|
6 |
31 |
264 |
20 |
五 |
0.5 |
8 |
2.5 |
40 |
13 |
208 |
4 |
64 |
1 |
16 |
1 |
22 |
250 |
17 |
六 |
1.5 |
24 |
3 |
48 |
3.5 |
56 |
2 |
36 |
1.5 |
24 |
4 |
15.5 |
184 |
9 |
七 |
1 |
16 |
|
|
|
|
|
|
1.5 |
24 |
13.5 |
16 |
40 |
2 |
八 |
|
|
|
|
|
|
|
|
|
|
14 |
14 |
|
|
总计 |
44.5 |
736 |
7 |
112 |
76.5 |
1224 |
6 |
100 |
4 |
64 |
41.5 |
179.5 |
1722 |
|
十一、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主要学习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配合离解和沉淀溶解等基本理论,并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学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存在、制法、用途等基本知识。
参考教材:《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先行课为无机化学。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及其结构特征,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化学反应、结构和用途。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曾昭琼,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先行课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主要学习分析化学的基本常识,无机离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各类滴定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分析中的分离方法,各类误差来源及规律性,分析中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参考教材:《分析化学》(上),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主要学习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的原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其它大型仪器分析方法及应用。
参考教材:《仪器分析》,朱明华、胡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本课程是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过程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及这些规律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主要学习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参考教材:《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物理化学》,傅献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结构化学(Structure Chemistry)
该课程是从原子、分子的尺度研究物质的结构及结构与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学习分子轨道(MO包括HMO)、价键(VB包括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前线分子轨道(Frontier Orbital)、配位场(Ligand Field)等化学键理论,理解结构与性能的辨证关系,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结构基元、晶胞、七个晶系14种点阵形式、点阵能等基本概念,掌握等径圆球密堆积原理、晶体对Χ-射线衍射原理。
参考教材:《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物质结构》,潘道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化工原理(Chem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主要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计算,流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以及相应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参考教材:《化工原理》,姚玉英,天津大学出版社,新版。
化学教学论(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s)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学习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化学教学规律和化学教学技能的训练,培养未来教师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初步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先行课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教学研究方法、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等选修课程。
参考教材:《化学教学论》,刘知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化学专业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 of Chemistry)
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完成大学本科基础阶段四级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专业词汇,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较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以及以后独立进行工作、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of Chemistry)
本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探讨化学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着重介绍当代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步骤,内容侧重教育研究的设计和具体操作。主要内容有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进行研究设计;然后分别介绍了5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人种学研究;最后,介绍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参考教材:《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编著,安徽教育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维尔斯曼编著,袁振国编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叶澜,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5月版。《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分析》,吴明清,台北五南图书出版,1991年2月版。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hemistry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通过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讲授,认识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系统构成;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基于化学史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基于探究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综合应用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主题式教学设计、如何进行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基础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水平,并能够对化学课堂教学进行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的分析与评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在中学教育领域中求职的需要。
主要参考教材:1、《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李志强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王磊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王磊胡久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王磊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chemistry in secondary school)
面对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巨大变化,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功能以及评价理念等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启发学生进一步钻研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和创造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研究能力。主要包括现有中学教材中一些实验的优化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一些实验的最佳方案的探索研究、探究性实验的研究与设计、可用于研究性学习或课外活动的实验研究与设计
主要参考材料:
中学化学教科书。
王希通 主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潘鸿章 主编,化学实验创新与研究,南方出版社,2001;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研究(Studing and Analysing of Chemistry Textbook of Secondary School)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进行化学教材分析的初步能力,能够从化学学科的视角、化学教学的视角和学生学习的视角对中学化学教材进行比较专业化的分析;了解教材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的编写策略;学习教材分析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能够对教材进行必要而简单的比较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中学化学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分析的视角及其理论基础、国内中学化学教材典型样例分析、国外中学化学教材典型样例分析、教材分析与学习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评价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资源开发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王磊,陈光巨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全套8册),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
2、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编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全套8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磊,胡久华主编,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磊等主编,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教材教法、Science Education等中外期刊。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The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使学生掌握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能对测试工具的质量以及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能根据测试结果诊断问题,改进教学;学习在教育科研中运用统计和测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论证、说明、解释、评价与总结;了解中学化
学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与进展。
教学内容:
化学教育测量评价的概述
化学教育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中学化学教与学评价的现状及问题研讨
教育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的初步处理,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概率及概率分布,抽样理论和参数估计,差异假设检验等)
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主要参考材料:
周谦主编,教育评价与统计,科学出版社,1997;
刘知新,王建成著,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张敏强主编,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化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Searchesand Writing of Chemical Science Paper)
熟练计算机查找文献的方法,掌握网络技术在文献查找中的方法,为科研工作在资料的搜集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介绍了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了科研设计的要素与原则、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同时设立专门章节安排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综述的写作格式、理工科学生毕业设计与答辩等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Fundament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主要学习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分析、检测等基本操作技能,侧重于玻璃仪器的操作技能,学习实验设计和如何撰写实验报告等。
现代化学实验技术(ModernChemistry Experiments Technology)
主要学习小型、中型、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如何撰写实验报告等。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Teacher Skill Training of chemistry)
主要通过化学用语、仪器装置图粉笔画、课件制作、模型制作、自制教具、演示实验技能、说讲评课等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从事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
科研技能训练(Skill Train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通过科研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步骤、方法,如科研选题、研究信息收集、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资料的整理及统计分析和科研总结写作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扎实勤奋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实习(Practise for Teaching)
通过实习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熟悉掌握中等学校的教学过程,锻炼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化学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工制图基础(Chemical Engineering Charting)
本课程学习必要的《画法几何》理论基础,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空间构思、分析和表达能力。结合化工过程特点学习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化工图例、视图和制图。
参考教材:《化工工程制图(机械制图)》,张承翼,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魏崇光,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工程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曲伟石,化学工业出版社。
精细有机合成(Fine Organic Synthesis)
该课程为精细化工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精细化工包括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助剂、添加剂等约40个行业,其中绝大部分行业都与精细有机合成有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为《精细化工工艺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教材:《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唐培堃,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精细有机合成》,王建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张铸勇,华东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出版社。
材料科学导论(The Introduction of Material Science)
本课程介绍了玻璃、陶瓷(包括精细陶瓷)、水泥、耐火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有关生产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分、制备工艺、组织结构材料性能和实用性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教材:《材料科学导论》,轻工出版社。
化学前沿科学(Advanced Chemistry)
本课程是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化学领域的部分新进展,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研究方法,深化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理解化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材料性能测试分析(Testing of Material Property)
该课程是为适应材料科学的发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电子显微技术的新进展及实验方法的选择、热分析技术等。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测试仪器的主要结构、测试方法以及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的介绍。
化工工业分析(Chemical Industrial Analysis)
本课程是在学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工工业分析的作用及范围,要求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已学分析化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对所学分析化学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为今后深入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教材:《实用工业分析》,蔡明招,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分析化学》,张正奇,科学出版社,第一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生命科学概论(General Life Science)
本课程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实用技术和研究进展。从生命的本质、起源、生物多样性、生命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生命科学所涉及的领域和应用等不同角度,对生命科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参考参考教材:《生命科学概论》,万海清,化学工业出版社。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IT in ChemistryTeaching)
主要学习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实践,能够应用计算机工具,掌握辅助教学手段,为师范生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带动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做好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参考教材:《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计算机辅助教学》,重庆大学出版社。
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
主要学习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化学品造成环境污染的机理、过程和控制方法。
参考教材:《环境化学》,戴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化学》,王晓蓉,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化学导论》,王麟生,华东师大出版社。
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ation Chemistry)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药剂专业、药分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及波谱学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围绕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能力。
参考教材:《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草药化学》,北医、北中医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天然药物化学》,王宪楷,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高等有机化学是本科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基础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对各种有机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的讨论,对立体化学知识和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介绍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及其机理的理解,掌握比较系统的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教材:《高等有机化学基础》,荣国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中级有机化学》,陈乐培,董玉环,环境科学出版社。《高等有机化学习题集》,沈世瑜,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有机化学习题解答》,王永梅,南开大学出版社。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Chemical Instrumentation and Automation)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课程利用自动控制学科、仪表仪器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及液位)的基本测量方法和仪表的工作原理、特点,常见的测量仪表和调节仪表的选用;化工自动化的基本知识,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及各环节的作用。另外,能根据工艺的需要和自控人员共同讨论和提出合理的自动化方案;能为自控设计正确提供有关的工艺条件和数据。
参考教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厉玉鸣,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厉玉鸣,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厉玉鸣,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杨丽明,化学工业出版社。
CAD制图(Computer Graphics)
本课程以《化工制图基础》教学内容为依托,以Auto CAD为绘图工具,学习有关计算机绘图的相关知识,运用Auto CAD软件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样。讲述计算机绘图的图形绘制、编辑、显示、图层、图块、工程标注及系统设置等基本概念及其操作方法,学习绘制工程图样的步骤。
参考教材:《中文版AutoCAD2007基础教程》,薛焱,王新平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中文版AutoCAD 2010从入门到精通》,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第1版。《CAD/CAM软件入门与提高》,耿国强,张红松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Auto CAD2010基础教程》,孔繁臣,黄娟等编,冶金工业出版社,第1版。
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Inspection and Control of Indoor Pollu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环境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环境污染是个新的研究课题,本课程主要是对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室内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和室内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参考教材:《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周中平,赵寿堂,朱立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白志鹏,韩旸,袭著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环境监测》奚旦立等编,2004年,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袭著革,杨旭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室内建筑装饰材料与健康》,袭著革,李官贤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制药工艺学是运用化学、药物合成、制药工艺等基本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到化学药物合成与生产中的一门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合成路线设计、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工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三废”防治的基本常识,中试的放大制订生产规程的基本知识。熟悉典型药物的合成原理与生产工艺,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药工艺学研究中的应用,加深对化学制药工艺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从事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教材:《制药工艺学》,元英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7年。《制药工艺学》,王效山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药物化学》,郑虎,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制药分离工程》,李淑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
化学生物学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化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化学基础的科学。疾病的发生发展是致病因子对生命过程的干扰和破坏;药物的防治是对病理过程的干预。化学生物学通过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化学基础,通过探索干预和调整疾病发生发展的途径和机理,为新药发现中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
根据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化学生物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相互作用、组装和过程;2,生物催化剂和生物转化;3,组合化学;4,催化机制;5,模型化合物;6;分析技术;7,生物无机化学;8,生物大分子。要求学生在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晶体化学、波谱学和计算机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中级无机化学(Intermediate Inorganic Chemistry)
通过给学生提供运用各化学专业前导基础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无机化学中的一些较深层次理论问题的平台,既使学生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得以条理化、规律化、系统化,又使学生加深对前导课程的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在一级学科水平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比较深入地引入现代无机化学的重要新领域、新知识和新成就,使学生对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获得概括性的、比较深刻的了解。最终,使化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无机化学知识得到有效夯实,对无机化学学科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化学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教材:
朱文祥编,《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F. A. Cotton,G. Wilkinson,C. A. Murillo,M. Bochmann,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6th ed,JOHN willy & sons,INC,1999;
2. F. A. Cotton,《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刘春万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
3. 弗瑞德.巴索罗等,《配位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4. 罗勤慧等,《配位化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87;
5. M.奥钦,H. H.雅费著,徐广智译,《对称性、轨道和光谱》,科学出版社,1980;
6. Lever,A. B. P.,Inorganic Spectroscopy 2nded,Elsevier,1984;
7. 戴安邦主编,《配位化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87;
8. Mackay K. M.,Mackay R. A.,and Henderson W.,Introduction to Modern Inorganic Chemistry,5thed,Chapt 11,Blackie Avademic & Professional,1996;
9. (日)古山昌三著,《无机固体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10. 苏勉曾编著,《固体化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1. Cotton S. A.,Hart F. A.,The Heacy Transition Elements,Chapt 11,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8;
12. Olmsted J.,Williams G. M.,Chemistry,3rded,Chapt 21,JohnWiley & Sons,1988;
13. [苏] B. N.戈尔丹斯基,C. M.波利卡诺夫著,《超铀元素》,科学出版社,1984;
14. K. B.雅茨米尔斯基著,余王旬,吴瑶曼译,《生物无机化学入门》,科学出版社,1985;
15. 唐有祺主编,《当代化学前沿》,中国致公出版社,1997;
16. 王夔著,《生命中的微量元素》,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2;